当前位置:首页 > 区域文明史 > 和 珅
和 珅 |
和珅(1750年5月28日—1799年2月22日),钮祜禄氏,字致斋,清朝中期权臣、商人。
乾隆帝死后十五天,嘉庆帝赐和珅自尽,和珅死时年仅49岁。
人物生平
贫困起家
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(公元1750年7月1日),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,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,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,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亦因病去世,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和珅、和琳两兄弟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。和珅后考上咸安宫,和珅精通满、汉、蒙、藏四种语言,更通读四书五经。更得老师吴省钦、吴省兰喜爱。
乾隆三十三年(公元1768年),18岁的和珅娶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。
和珅于乾隆三十四年(公元1769年)踏上仕途,参加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己丑年科举,但名落孙山。他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。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,被授三等侍卫,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,23岁的和珅由于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。终于做了乾隆的仪仗队的侍从。
仕途顺风
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,23岁时的和珅就任管库大臣,管理布库,他从这份工作中学习到如何理财,他勤朴地管理布库,令布的存量大增,这些使他他得到乾隆的赏识。
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正月,任命户部右侍郎,三月任命军机大臣,四月,任命总管内务府大臣。八月,调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。十一月,任国史馆副总裁,赏一品朝冠。十二月,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,赐紫禁城骑马。
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,因吏部尚书永贵弹劾,因失察降两级留用,监督崇文门税务,总管行营事务。
乾隆四十四年(1779年),命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。
为官清廉
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正月,云南按察使海宁揭发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嫌贪污,乾隆下御旨命刑部侍郎喀宁阿、和珅和钱沣远赴云南查办李侍尧。
起初毫无进展,后来和珅拘审李侍尧的管家赵一恒,向赵一恒严刑逼供,赵一恒奈不住痛楚,把李侍尧的所作所为一一向和珅作了交待。他把赵一恒交待的事项笔录下来,又命人召来了云南李侍尧属下的大官员,当着他们的面宣告了赵一恒的供述,那些原来忠于李侍尧的官员见和珅已掌握了证据。于是他们纷纷出面指控李侍尧的种种罪行,就连那些曾向李侍尧行贿的官员,也申明自己是被迫行贿的。和珅取得了实据,迫使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。和珅也因此被提升为户部尚书,在议政大臣处行走。案件审结后,李侍尧被判斩监候。不久和珅升任御前大臣,补镶蓝旗满洲都统。
利欲熏心
李侍尧案审结后,李侍尧和他的党羽一大份财产被和珅私吞,加上乾隆的赏赐,和珅初尝掌握大权大财的滋味。四月,长子丰绅殷德,被乾隆指为十公主额驸,领受乾隆赏赐黄金,古董等等,百官争相巴结。和珅起初不受贿赂,但日子一长,和珅开始贪污、结党,形成一股大势力。六月,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。十月,充四库全书正总裁,兼理藩院尚书。
大兴文字狱
和珅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后大兴文字狱,把反对他的一部分文人派一律诬陷为“私藏逆书”、“禁逆不力”或针对作者本身的“多含反意”、“诋讪怨望”等作为谋反的罪证。
和珅另外入翰林院任满翰林院掌院学士,与汉翰林院掌院学士嵇璜一起掌管翰林院,不过嵇璜年老力衰,主要事务大多为和珅代理。和珅从此控制科举制度,肆意从秀才处纳贿,形成“价高者得”的一种交易。
和珅更用此垄断朝廷士子,要中进士必先通过和珅的审核,如有“问题”者则除名,令乾隆末期的士子“几出和门”。
控制商贾
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,调正白旗满洲都统,充清字经馆总裁,授轻车都尉世职。不久调任吏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管理户部。不久因平回乱,封一等男爵。
和珅已经成为了朝中四大势力之一,和珅并不急于和他们争斗,他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商人和犯罪集团手裹。和珅迫令商人们臣服于他,假如不臣服便会遭到犯罪集团灭门。和珅因此得到了庞大的利益,亦因此有了资本进行政治斗争。
权倾天下
嘉庆二年(1797年),和珅管理刑部,去掉户部管理工作。乾隆帝已经进入垂暮之年,他上朝时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,因为只有和珅才听明白乾隆在说什么。所以每天上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后,和珅就等同摄政,满朝文武上奏什么,他就“听取”乾隆说话,自己下判断,把持朝政,因此清人都称和珅为“二皇帝”。而坐在一旁的嘉庆没有实权,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。
和珅并且能掌握官员的生杀大权,所以刘墉装老,董诰装傻来瞒骗和珅,但是两人仍被和珅一党孤立。就连嘉庆也得小心行动,和珅倒台后,嘉庆写他当时恨不得立刻斩了和珅。
狱中自尽
嘉庆四年(1799年)正月,太上皇乾隆驾崩,嘉庆帝令和珅总理丧事;正月十三,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,下旨抄家,抄得白银八亿两。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,不过七千万两。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。正月十八,廷议凌迟,不过,固伦和孝公主和刘墉等人建议,和珅虽然罪大恶极,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,应改赐和珅狱中自尽。最后赐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绫自杀。
主要成就
政治
和珅初为官时,精明强干,为政清廉,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。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,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,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,而且成为皇亲国戚。
虽然贪污是他的最大的过错,但他的才华还是应该得到认可。有人将他与刘墉和纪晓岚并列为清乾隆时期三大中堂。他虽然聚敛,但他确实善于理财。前几任都因办不到,而被罢职。之后,由于要花钱办事,所以,还得靠和珅来弄钱。
文学
和珅一生读书甚多,清史载和珅喜读《三国演义》和《春秋》,精通四书五经,他早年对朱熹的理念十分认同。虽然后来信奉现实主义,不过闲时亦爱与文人墨客一聚。而且四大名著之一的《红楼梦》,也是因为和珅才保留了下来。在和珅的诗集《嘉乐堂诗集》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帝的命令所为,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。
人物评价
乾隆帝:①承训书谕,兼通清汉。旁午军书,唯明切断。平萨拉尔,亦曾督战。赐爵励忠,竟成国干。②于清文、汉文、蒙古、西番(藏文)颇通大意。③去岁用兵之际,所有指示机宜,每兼用清、汉文,此分颁给达赖喇嘛及传谕廓尔喀敕书,并兼用蒙古、西番字。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,唯和珅承旨书谕,俱能办理秩如,勤劳书旨,见称能事。
冯英廉:①机敏且善察言观色。②相貌白杳而英俊,少有大志,他日前途不可估量。
阿桂:此欺上瞒下之辈,吾早晚必为国除之!